1月18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中康集美科技创新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技创新发展院士报告会”在“中康集美科技创新研究院”生物会议厅举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终身荣誉会长黄正明院士,张福会长,杨新波常务副秘书长,协会团标办公室林进主任参加会议。会议采取线上线下模式,旨在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促进教育、科研、产业深度融合;持续优化医药教育课程体系,融入前沿科技知识,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与创新精神;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汲取全球先进经验,推动我国医药教育与科技创新迈向更高台阶。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2024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吹响了挺进科技强国的集结号、冲锋号。今年是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之年。现在,距离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10年时间。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持“四个面向”,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汇聚起推进科技强国建设的强大合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整体谋划、统合资源、协同发力,是我们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经验,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新形势下,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迫切。要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科技赋能重点行业,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审时度势,紧跟新时代发展的潮流,坚持科技强国战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奉献。
▲黄正明院士在作科技创新发展的主旨报告
黄正明院士在主旨报告中讲到,在这知识与智慧碰撞的时代,有幸与诸位共同探讨中国医药教育与科技创新发展的这个关键议题。回顾过往,医药教育始终是推动行业前行的源动力。从传统医学典籍的口传心授,到现代院校体系的专业培养,每一步跨越都凝聚着无数先辈的心血。它不仅为临床输送专业人才,更为科研创新筑牢根基。如今,我们站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潮头,医药领域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基因疗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3D打印器官等前沿技术,为攻克疑难病症带来曙光。在这一进程中,科技创新与医药教育紧密相连。一方面,科技创新为医药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与实践平台,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积累经验,AI教学工具实现个性化学习。另一方面,优质的医药教育培养出具备创新思维与能力的人才,他们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
当然,前行之路并非坦途。医药教育面临着教学内容更新滞后于科技发展、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等挑战;科技创新则遭遇成果转化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监管审批复杂等难题。但这些困境也是我们砥砺奋进的动力源泉。
张福会长在开幕式上讲话,他从三个方面分别加以阐述:
第一,介绍了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的发展历程,着重诠释了协会是在优秀党支部领导下的先进和品牌协会的历程和现状;
第二,介绍了协会与科学院的合作共享,着重表述了2024年7月底8月初,协会与科学院合作完成“新疆天山南北院士行”的调研活动情况;
第三,希望协会与科学院加强合作,互帮互助,共谋发展。张福会长的讲话深受院士们感动和鼓舞。院士们也纷纷表示,感谢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将一如既往的积极支持协会未来的发展,共同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