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院士专家齐聚西南医科大学 守护全民心血管健康
最新动态
院士专家齐聚西南医科大学 守护全民心血管健康
2024-12-0433


11月29日至12月1日,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智能心血管病学发展大会”在西南医科大学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与同期西南医科大学主办的“第九届中国酒城国际心血管医学学术会议”、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基础医学组和高等学校创新健康科普教育联盟举办的“2024年高等学校创新健康科普教育联盟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基础医学教育与创新发展论坛”联合举行。


大会的主题为“融汇聚智力,健康心血管”,邀请到100余位来自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心血管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专家出席会议。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天津医科大学教授朱毅,西南医科大学教授张春祥,南方医科大学教授董为人,中国医科大学教授娄岩进行了大会特邀报告。会议共开展10个学术专场、大会学术报告116场,其中大会特邀报告5场、主题报告93场、青年报告19场。来自海内外知名心血管专家、青年学者以及博士/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参加现场会议。


盛会开幕 融汇聚智力


11月30日,大会在西南医科大学城北校区第一学术报告厅正式开幕。中共泸州市委副书记、泸州市人民政府市长余先河,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曾令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陈学华,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终生荣誉会长、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黄正明,学校党委书记廖斌等专家代表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大会主席、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春祥主持。


会议开幕致辞


廖斌在致辞中对远道而来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感谢专家领导对学校的支持和帮助,并总结了学校近期取得的成绩。


余先河介绍了泸州的医疗系统和优势,表示将加大力度打造泸州的医药产业集群。


曾令和介绍了四川省慢性病防治政策和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的严峻形势,指出需要进一步加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陈学华强调,科技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四川省区域创新居于国内前列,西南医科大学在医药创新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


黄正明高度赞扬了智能心血管病学专委会为承办本届大会所付出努力,表示将智能设备与疾病检测和防治结合,是新兴而有前景的发展方向。


李校堃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强调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威胁,心血管会议是良好的交流合作机会,希望能迸发智慧的火花。


群贤毕至 共谋“心”发展


开幕式上,黄正明院士指出,中国智能心血管病学发展大会是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及其智能心血管病学专委会共同打造的具有高大上的专业品牌大会。在张春祥主任委员,罗亚梅秘书长的带领下,本着协会以教育为本,人才培养的宗旨,坚持政治建会、学术立会、科技强会、服务兴会的办会理念,专委会发展迅速,政治、业务、科技、服务等活动均呈现出高水平的发展前景。

 

黄正明院士开幕讲话

黄院士指出,智能心血管病学步入深度融合、多元拓展的“黄金时代”。临床治疗环节,手术导航系统集成人工智能算法,在心脏介入手术里,宛如给医生添了“透视眼”与“稳定手”,精准引导导管、支架植入,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时长,为急性心梗等急症抢回“生机时间”;智能康复管理平台则无缝衔接院内院外,借助可穿戴设备持续收集患者心率、运动、睡眠等数据,远程指导康复训练、调整用药,实现慢病全程管控精细化,让患者重归生活正轨更有“底气”。在科研层面,智能技术挖掘“数据富矿”价值连城。依托大数据分析,海量临床病例特征、基因信息整合剖析,为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解谜,绘制国人专属“心血管病风险画像”,让防治策略有的放矢;机器学习模型预测疾病进展、药物疗效,助力筛选最优方案,加速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最后一公里”,驱动学科理论创新持续“造血”。前行之路绝非坦途,挑战重重。一方面,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如高悬“达摩克利斯之剑”,智能医疗设备、平台汇聚海量敏感健康数据,稍有不慎,泄露风险危及患者权益、冲击医疗信任根基,强化加密、规范使用流程刻不容缓;技术落地“梗阻”待通,部分智能诊疗产品受限于高昂成本、复杂操作,在基层医疗机构遇冷,“最后一公里”普及受阻,适配基层实际、优化性价比迫在眉睫;专业复合型人才匮乏,懂心血管医学又精于智能技术研发、运维者凤毛麟角,限制学科深度发展,搭建跨学科培养体系需各方携手破局。


完美收官 未来更可期


12月1日中午,大会正式落下帷幕。 黄正明院士指出,展望明日,我们要聚智汇力、阔步向前。在顶层设计上,行业协同构建智能心血管诊疗规范、数据标准“四梁八柱”,确保技术应用有章可循、数据互通共享顺畅;产学研联动“攥指成拳”,高校科研院所深耕基础算法、前沿技术,企业发力产品优化、市场化推广,医院提供临床验证“试炼场”,共筑创新生态闭环;深耕国际合作“蓝海”,参与全球智能心血管科研项目、标准制定,汲取先进经验,展示“中国方案”,让智能心血管病学“中国名片”熠熠生辉。愿借本次大会东风,我们以开放胸怀拥抱智能变革,以无畏勇气攻克难关,为心血管病防治注入“智慧力量”,开创心血管医疗智能化新纪元,造福万千患者!


END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