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3日至17日,中德医药教育双边合作会议海德堡之行取得圆满结束,其中收获满满。通过交流,不断扩大中国医药教育“朋友圈”,增进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开创了双边相互合作之路。
相互分享,达成共识,与相关组织签订了中德医药职业教育双边合作协议。
加强合作,促进发展,为中德医药职业教育事业建立了长期互访机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称“决定”)就有关对社会组织工作改革的决策部署中提到,“社会组织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决定。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决定》对社会组织的工作部署,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以高度的责任心,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改革方式与国际相关组织或机构对接,开展相关的医药教育,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双边合作事宜。经协商,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与德国德中医学与健康教育文化交流协会,就医药职业教育事宜达成了共识,同意建立中德海德堡市中医药健康教育双边合作长效机制。共同开创中德医药教育合作之路,相互交流,共谋发展。本次活动旨在汇聚国际智慧与力量,助力中国医药教育创新融合发展,促进创新链、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参访团调研德国社会福利职业教育集团“康复护理学院”
本次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简称协会)组团出访德国,以医药职业教育为切入点,与德国德中医学与健康教育文化交流协会建立合作关系。在活动组织上,择优选择德国医药职业教育海德堡市为落脚点,依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下属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为执行方,承接并开展中德双边合作相关事宜。参访团一行共16人,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终身荣誉会长黄正明院士带队,现任会长张福负责签订协议,常务副会长杨清仁主持会议,常务副秘书长杨新波主持主旨报告……团队于10月13号由国内出发,14号抵达德国的巴登福德堡州(简称巴符州或巴州)的第二大城市卡尔斯鲁厄展开访学。上午参访了德国社会福利职业教育集团“康复护理学院”,也称南部集团的护理学院(还有北部集团),南部职业教育集团总经理“武威”(译音)及其康复护理学院院长贝卡女士接待了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组织的参访团。从参访中了解到,德国社会福利职业教育集团康复护理学院,全德国共36所护理学院、18所康复学院。主要任务是培养“养老,急救,病危”护理的技术技能型服务人员。▲参访团与护理学院领导们座谈相关合作事宜
与德方代表在座谈中还了解到,这个护理学院是双元型办学(与中国的定向型办学相似),采取以校带院模式(养老院),一个护理学院负责60余家养老院。培养出来的合格学生可以直接到养老院工作,解决就业问题。参访中还看到,学院不仅是双元式办学,还以开放式办学,互动性教学,实操性助学等模式。注重培养能力型,服务型人才。这种培养模式很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和推崇。参访时还了解到在德国取得的护理资格证书,全欧洲通用。非定向性毕业学员可以多元化选择工作。▲黄正明院士与中医药诊所负责人合影
下午1点乘车前往非盈利机构养老院参观考察,缩写为AWO。养老院分三个区:智障老人,正常老人,体弱多病老人。养老院200多职工,108个老人。一月5000欧元由国家负担2700,个人负责2300。参访中了解到,AWO养老院是个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属于国办民助联合体制。养老院领导属于国家公派,聘请相关护理服务型人员,采取服务负责制。智障(痴呆)老人区属于封闭管理,实行特殊护理,区内设备因人而异,科学化、人性化,智能化为一体,被依托者(家属)感到满意和放心。体弱多病老人区属于半开放型管理,区内设备齐全,舒适方便,定期开放探视,护理细致入微。正常老人区,属于开发式管理,可以参访,组织老人开展相应活动,如手工制作,轻微体能活动,还有球类等。饮食营养搭配合理,吃住舒适,获得感幸福感皆有。当日下午参访了卡尔斯鲁厄市中医诊所。这是一家中西医药结合诊所,只卖药不看病,既有处方药,也有非处方药,每月经营流水50万欧元。诊所有10位药剂士,和一个药剂师。中医药诊所负责人为中国人血统,中医药知识和技术均在中国广州学成。德国人非常喜欢中医药,对中医适宜技术很感兴趣,他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德国发展。由于新时代中医药振兴发展局面大好,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特色诊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推崇,国际间的交流趋于广泛,服务于患者的需求是目前中医届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赴德参访团首访第一天就收获满满。卡尔斯鲁厄的护理学院,二元式开放性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AWO养老院的办院理念和管理方式更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急老年之所急,解老年之所需,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生活有保障。中医药诊所规模虽然比不上中国的中医院,但规范经营和管理,货真价实的药品最让人放心。这些深刻的感想将永远成为良好记忆。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