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宫颈健康教育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十四期《宫颈病变精准诊断培训班》于4月10日至4月13日在北京圆满举行。这场聚焦宫颈病变精准诊疗的学术盛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妇产科精英,通过“理论讲授+模拟实践+真题考核”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共同探索宫颈诊疗新范式,培养推进《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的中坚力量。
培训班开幕式上,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终身荣誉会长、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副主席兼中国院主席黄正明院士亲临现场。他勉励学员珍惜学习机会,提升专业技能,并提出“三个坚持”的殷切希望:坚持技术精进,做医疗创新的排头兵;坚持人文关怀,让精准医疗更有温度;坚持资源共享,将培训成果辐射基层。讲话获得现场经久不息的掌声,为培训班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此次培训特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生殖医学中心主任、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赵健教授,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董颖教授联袂授课。课程设计精细化、系统化,涵盖宫颈病变医生职责、宫颈癌筛查报告解读、细胞学高级别结果在阴道镜诊断中的应用、阴道镜诊断流程与鉴别诊断、精准治疗及质量控制等多个核心模块。赵健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阴道镜诊断理论,提出的“阴道镜二元学说”备受学员认可。他那句“精准诊断的阴道镜下,藏着患者的半生悲欢”更是道出医者仁心。董颖教授结合WHO最新指南与临床实际案例,详细讲解阴道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差异及要点,构建微观与宏观融合的精准诊断体系。
助教刘慧和崔荣荣老师全程陪伴学员左右,从阴道镜图片判读到案例诊断逐一细致指导,现场实时纠正学员诊断中的细节问题,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培训采用“一人一机”沉浸式教学模式,学员们在仿真的虚拟环境中完成3600道真题、5轮模拟考试,实现“学-练-考-评”闭环,强化了实际诊疗技能。学员反馈高度认可:内蒙古胡医生表示:“专家将‘模糊地带’变成‘清晰路径’解决了基层医院的实际困惑”;杭州祖医生坦言:“阴道镜二元学说颠覆了我的认知”;潍坊张医生则明确表示:“查血管、看红区、找异常醋白,让我找到了识别宫颈癌前病变的有效路径”;云南甘医生表示:将把学习到的阴道镜诊断流程带回科室共享。
经过三天72小时的高强度淬炼,学员们的诊疗技能实现了质的飞跃。当学员接过结业证书时,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化作基层诊疗的灯塔,守护女性健康。正如赵健教授所言:“我们培养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守护女性健康的火种。”相信这些学员未来必将以所学所能,推动宫颈癌前病变诊疗规范的落地,为实现消除宫颈癌、促进妇女健康贡献力量。